JavaScript(ES6) Promise对象学习
JavaScript语言标准第6版,即ECMAScript 6中新增了Promise规范,该来源于Promises/A+社区。在JavaScript中已经早有Promise的实现,在Node.js中也有多个实现了Promise规范的 npm 模块。ECMAScript 6将其写进了语言标准,对Promise用法进行了规范,并提供了原生的Promise对象,在Firefox和Chrome最新版本的浏览器上,己经提供了对Promise的支持。本文主要以ES6 Promises为基础的,介绍Promise对象的相关知识。
1. 了解Promise
1.1 JavaScript异步处理
JavaScript是一种采用事件驱动的脚本语言,在JavaScript中,处理异步都是使用callback的方式,例如:Node.js就是基于回调函数机制进行异步处理的。随着JavaScript的使用日益广泛,其开发模式也日渐成熟,随之也就产生了两种模块管理规范:AMD (Asynchronous Module Definition)规范和CMD (Common Module Definition,即:CommonJS)规范,在CommonJS中,就包括了用于异步处理的Promise规范。
示例,jQuery的GET请求中异步处理:
1.2 什么是Promise
Promise出现在的并不晚,其最初是在 E语言中被提出,而ECMAScript 6中的Promise规范来源于Promises/A+社区。
Promise是一个用于异步处理对象,其中包含了对异步进行各种操作的组件。Promise把JavaScript中的异步处理对象和处理规则进行了规范化,并按照统一的接口来编写,使用规定方法之外的写法会出现错误。使用Promise规范处理异步编程,相对比较简单和易于理解。
示例,使用Promise进行异步处理:
以上代码,注册Promise对象执行成功时和失败时相应的回调函数。与回调函数处理机制不同的是,使用Promise进行处理的时候,必须按照接口规定的方法编写处理代码,即:除promise对象规定(如上面代码的then和catch方法)以外的方法都是不可以使用的, 不能像回调函数方式那样可以自己自由的定义回调函数的参数,而必须按照固定、统一的编程方式来编写代码。
基于Promise规范,为异步处理统一了异步处理接口, 这样就形成了基于接口形成了不同的异步处理模式。因此,可以将复杂的异步处理模式化、简单化。
1.3 Promise/A+规范
由于ECMAScript 6中的Promise规范来源于Promise/A+规范,了解Promise/A+规范有助更好的学习和理解Promise。下面是对Promise/A+规范的简单介绍:
一个promise有一到三种状态:pending(等待)、fulfilled或resolved(成功-已完成)、rejected(失败-已拒绝)
一个promise的状态只可能从等待到完成或者拒绝状态,不能逆向转换,同时完成和拒绝状态不能相互转换
promise实例必须实现then方法,而且then必须返回一个promise,同一个promise的then可以调用多次,并且回调的执行顺序跟它们被定义时的顺序一致
then方法接受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成功时的回调,在promise由等待养成转换到完成态时调用。另一个是失败时的回调,在promise由等待状态转换到拒绝状态时调用。同时,then可以接受另一个promise传入,也接受一个类似then的对象或方法,即:thenable对象
2. Promise对象简介
在ECMAScript 6 Promise规范中,Promise对象包括三部分:构造函数、实例方法、静态方法。
2.1 构造函数:Promise
要创建一个Promise对象实例,需要调用构造函数Promise并使用new关键字来创建,示例如下:
Promise构造函数接受一个函数作为传入参数,该函数包含两个参数:resolve、reject,这两个参数是两个回调函数,分别用于执行成功和执行失败时的回调。
resolve函数:Promise对象状态由pending(等待)状态转换为fulfilled(成功)状态时的回调
reject函数:Promise对象状态由pending(等待)状态转换为rejected(失败)状态时的回调
2.2 Promise对象的实例方法
在JavaScript中,实例方法是指定在原型链prototype上的方法,Promise对象中有两个实列方法(原型方法):Promise.prototype.then、Promise.prototype.catch。
通过new创建Promise对象实例后,为了设置其值在resolve(成功) / reject(失败)时调用的回调函数,可以使用promise.then()实例方法进行设置,设置格式为:
promise.then(onFulfilled, onRejected)
resolve(成功)时,onFulfilled方法会被调用
reject(失败)时,onRejected方法会被调用
在promise.then方法中,onFulfilled、onRejected 两个都是可选参数,如果只用于对异常的处理,可以使用promise.then(undefined, onRejected)方式(即:只指定reject函数)。只处理异常时,也可以使用promise.catch方法,方法使用格式如下:
promise.catch(onRejected)
为了提高代码的可读性,我们可以使用promise.then处理操作成功的情况,使用promise.catch处理操作失败的情况,示例如下:
2.3 Promise对象的静态方法
静态方法又称为类方法,是指不需要实例化就可以使用的方法。在Promise对象还有一些静态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一些对Promise进行操作的辅助方法。
2.3.1 Promise.all()方法
Promise.all(promiseArray)
参数:promiseArray,是一个promise实例数组
方法作用:将多个Promise实例包装,生成并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参数传递promise数组中所有的promise实例都变为resolve的时候,该方法才会返回, 新创建的promise则会使用这些promise的值。如果参数中的任何一个promise为reject的话,则整个Promise.all调用会立即终止,并返回一个reject的新的promise对象
2.3.2 Promise.race()方法
Promise.race(promiseArray)
参数:promiseArray,是一个promise实例数组
方法作用:将多个Promise实例包装,生成并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实例。参数promise数组中的任何一个promise实例如果变为resolve或者reject的话,该函数就会返回,并使用这个promise实例的值进行resolve或者reject。
2.3.3 Promise.resolve()方法
Promise.resolve(obj)
参数:obj,是一个待转换为promise的对象,其可能是以下3种形式:
为promise实例是,原样返回
为thenable对象是,将对象转换为promise对象并返回,这个对象具有then方法
其它类型(包括JavaScript对或null等),返回一个将该对象作为值的新promise对象
方法作用:将对象转为promise实例。参数promise数组中的任何一个promise实例如果变为resolve或者reject的话,该函数就会返回,并使用这个promise实例的值进行resolve或者reject。
2.3.4 Promise.reject()方法
Promise.reject(obj)
参数:obj,是一个待转换为promise的对象
方法作用:将对象转为promise实例,该实例的状态为rejected。
来自:http://itbiu.com
QQ交流群:564850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