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操作系统新战事:鸿蒙初开,披荆向前
北宋紫阳真人张伯端的诗集写道:“鸿蒙初辟本无性,打破顽冥须悟空”。中国古典诗词中,鸿蒙代表一切的起源,代表从零开始,也代表破开混沌的决心。在近1000年后的当下,“鸿蒙”成为华为操作系统程序注册名,以此为名,我们看到华为“开天辟地”的士气,也感受到他“披荆斩棘”的决心。
华为“转正”系统,最快今年秋天,最晚明年春天,华为“鸿蒙”将可能面市,届时华为操作系统还将兼容全部的安卓应用。“鸿蒙”到底是什么样的系统?它将带来哪些革命性的改变?又面临哪些挑战?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深刻变革,华为未雨绸缪。
“鸿蒙”即将露面——横跨多平台,电视汽车也能用
今年5月20日谷歌宣布中止华为更新安卓系统。此举被视为“让华为瘫痪”。但令人兴奋的是,紧接着的5月21日,华为消费者CEO余承东正式对外宣告:华为手机操作系统问世,取名:“鸿蒙。”
与此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网站也显示,华为已经申请注册“华为鸿蒙”商标,并标注该商品可用于操作系统程序。在商品名称一栏中,华为鸿蒙可应用于操作系统程序、计算机操作程序、计算机操作软件等等。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曾公开表示,鸿蒙系统最快将于今年秋天、最晚将于明年春天面市;而第一个搭载鸿蒙系统的将是华为最新款手机华为Mate30。从现在到秋天,不过是几个月。或许有人会说,这么快就搞出一个操作系统,会不会很粗糙?事实上,和华为的芯片一样,早在2012年,华为就开始规划自有操作系统,备用名即“鸿蒙”。余承东表示,华为始终坚持打造自己芯片的核心能力,坚持使用与培养自己的芯片。除了自己的芯片,还有操作系统的核心能力打造。 2012年,任正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我们现在做终端操作系统是出于战略考虑,如果他们突然断了我们的粮食,Android系统不给我用了, Windows Phone 8系统也不给我用了,我们是不是就傻了?”如今,华为这个十年磨一剑的“备胎”,火线转正,迅速推出。 众所周知,现在的系统,比如安卓系统,只能在手机上使用;苹果iOS系统,也顶多在手机和电脑上使用。但鸿蒙系统不一样,它不仅能够在手机、平板和电脑上使用,而且打通了电视、汽车、智能穿戴等产品,将其彻底统一起来。鸿蒙并非只是着眼于手机这一单一终端产品的操作系统,它是一个横跨电脑、智能穿戴、平板电脑等多形态智能产品的基于物联网的操作系统。从产品功能定位上来说,华为鸿蒙系统的直接竞争对手其实并非是安卓,而是谷歌还未正式发布的Fuchsia。它的目标也是要达到跨硬件平台,在多种智能终端间实现协同工作。
“鸿蒙”和“安卓”的区别?——最高可获得60%性能提升
安卓系统已经发展了数十年时间,软件生态可以说是相当完善,但流畅度依然不及苹果IOS。从系统设计上看,安卓有着不少的弊端,基于开源代码的设计,安卓系统在运行的时候,会产生很多垃圾文件,这些垃圾文件一旦被释放,会给cpu和内存造成很大的压力,最后反应到手机上的表现就是卡顿,至今依然难以改变。那华为自研的“鸿蒙”操作系统到底能不能取代安卓系统?
就目前透露出来的消息来看,鸿蒙系统也是基于开源安卓数据打造的,只不过是加入了自己的编译器,也就是方舟编译,好处是对内存的回收效率远远高于原来的安卓系统,效率比安卓更高,是一款二次创新的产品。 其次,“鸿蒙系统”也支持电脑电视汽车使用,这与安卓系统明显不同。有业内人士认为,“鸿蒙系统”可能同时支持X86架构的芯片以及ARM架构的芯片,如果是真的话,确实是一项惊人的业内创举动。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鸿蒙系统”仅支持ARM架构的电脑,也就是平板电脑,而并英特尔芯片的PC电脑。但有一个重要的信息是鸿蒙系统兼容全部的安卓应用和所有的Web应用。也就是说,今天所有的安卓软件app,都在直接在华为自家的系统上运行,无需改造,一键搬家。更让人震惊的是,这些软件搬到华为鸿蒙系统后,会更好用:系统操作流畅度将提升24%,系统响应能力提升44%,三方应用操作流畅度提升60%!从数据上看,这已经逼近甚至超越的IOS系统的速度,相当值得期待。 虽说从给出的信息来看,鸿蒙系统可能确实要比安卓系统更具优势,但其发展年限却不敌安卓。在历经数十年发展之后,安卓系统的软件生态已经非常完善,而目前鸿蒙系统的软件生态并不是很完善,再加上人们已习惯使用安卓系统,从而可能会导致人们一时半会儿并不能够接受这一全新系统。不过,如果鸿蒙系统真的要比安卓系统强上许多,大家“弃安投鸿”也不会是一件难事。
注定“披荆斩棘”——操作系统“生态”是挑战
一套操作系统能否成功主要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技术能力,主要包括Linux系统裁剪后的稳定性,驱动层的兼容性与性能,以及射频通讯系统的整合能力等。另一个就是生态能力,如何搭建一个丰富的应用生态系统。尤其是后者,往往决定成败。 从技术能力来看,华为在操作系统上的投入显然不小。华为在自主操作系统上陆续投入了几百人,尤其是2017年,还引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海波。这位80后教授担任华为OS首席科学家、操作系统内核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操作系统与并行分布式系统。除了履历金光闪闪外,其所在团队近五年在操作系统领域顶级会议(SOSP)上发表论文排名全球第四。 业内人士表示,华为在操作系统上应该早有积淀,因为华为海思很早就开始做移动芯片,在芯片开发的测试阶段,往往用自己的单系统进行验证,首先是验证芯片的功能,然后反过来验证芯片对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因此往往手机厂商都会有一套自己相对独立的系统。有专家预测,即将推出的鸿蒙系统应该仍是基于Linux系统打造,之所以说它能兼容安卓应用,是因为本质上它们(鸿蒙和安卓)都是基于Linux内核演化而来。此外,华为海思本身具有射频芯片,以及完善的射频通信协议栈,这也是华为构建自身操作系统的优势所在。由此来看,华为做操作系统在技术实现上并不难。 任正非在今年5月接受采访时也说过,“操作系统在技术上不难,难的是生态。我们是不是能做好一些简单的操作系统?现在我们还不能肯定说可以做得很好,但是会努力。”显然苹果与谷歌长达十几年建立起的iOS与安卓两大阵营,会是华为构建操作系统的巨大挑战。 业内人士透露,谷歌的暂停合作,意味着华为无法使用谷歌的产品,主要是未开源的安卓版本、Google Play框架、YouTube等服务,对于对谷歌服务较为依赖的欧、亚用户来说,这将对华为海外业务造成冲击,需要通过鸿蒙系统向海外用户提供服务。相较而言,华为国内业务受影响很小,因为华为EMUI系统是基于安卓开源版本打造,应用生态早已本土化,并不涉及谷歌太多应用。 因此,海外市场将是鸿蒙系统真正落地的关键,应用生态的构建更是迫在眉睫。可以看出,华为并非另起炉灶重新打造系统生态,为了尽可能快的获得应用,它采取兼容安卓的方式,使原有安卓应用可以直接跑在操作系统上。 交汇点记者 王梦然 张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