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黑匣子”(1)-AFC1500拧紧控制器使用索引
按:作为设备维修电工,具备别人不具备的特有“专长”,是很多维修人的“梦想”。笔者的工作方法之一,逐一打开设备的“黑匣子”,并写出来,教出去,被同行视为“不可复制”和“陈氏工作法”。这些揭露“黑匣子”的技术文案,是笔者所从事的工作环境中遇到的,具有高度的专用性,大多数读者可能用不上。但是,作为维修人提升技术能力,达成特色做事的“捷径”,值得发出来,让大家去感悟。
AFC1500是日本第一电通的拧紧控制器,在总装车间前桥装配机、后桥装配机、弹簧压紧机等设备上有应用。下面列举了该控制器的概况、接线定义、参数说明、操作步骤等的索引。
一. 概述
(一)基本特性
AFC1500使用32位RISC CPU,并用FLASH RAM做存储介质。
属于扭矩控制型扳手。扭矩精度:1%,扭矩传感器:0.5%。
有两种类型:
SAN-12——60W,标准电流1A,峰值10A。使用电机:NFT-201RM1-S为19.6N.m,NFT-401RM1-S为39.2N.m。
SAN-40——200W,标准电流3.1A,峰值39A。使用电机:NFT-132RM3-S为127.4N.m,NFT-202RM3-S为196N.m,NFT-302RM3-S为294N.m。
(二)基本功能
1.控制方式:
扭矩控制——角度监视——单拧紧步。
扭矩控制——角度监视——双拧紧步。
2.自检功能:
由PLC控制“Self Check”信号,在启动循环前设置给定为“高”时,将进行扭矩传感器自检。否则自检失效。
3.合格/异常显示:
发生异常或不合格时,拧紧停止,输出对应报警开关信号,并在面板显示故障代码。一般无须人为复位,直接进行下一循环即可。
4.轴旁路功能:
可以通过PLC或者拨前面板RUN/BYPASS(运行/旁路)开关来使扳手处于旁路状态。此时各轴同步失效,前面板Bypass灯闪烁。
5.工具类型检测:
驱动放大器中使用EEPROM存储数据,而且这些数据也被存储到轴控制单元中。当送电、传输数据到控制单元、循环启动时,将进行自动比较,如果发现工具类型不一致,将给出“Tool Type error(工具类型错误)”报警。
二. 外观及接线
(一)外观
该系统由拧紧控制器和轴驱动器组成。一个系统必须有一个控制器模块,但可以有多个驱动器模块。一个驱动模块驱动一把拧紧枪。
上图是前桥装配机的拧紧系统图。右1为控制器,右2到4依次为第一轴到第三轴。
(二)接线说明
系统有如下接线:
1. 电源线:控制器右下角,220VAC。
2. RS422通讯电缆:图中上部的白色电缆。用于控制器和驱动器之间的通讯,以交换控制信号和拧紧数据。
3. PLC线:左下角电缆。用于和PLC交换控制信号,包括启动、停止、复位、反转、旁路、同步、自检、工件选择、数据选择等。
4. 电机线:驱动器右侧下1、下2两个插头。
5. 角度反馈线:右上角电缆,实际传感器为旋转变压器。
6. T/D电缆:左侧下2电缆。
(三)PLC信号说明
A.轴I/O信号:
25针电缆定义如下:
1.STOP(停止):输入/常闭。拧紧操作终止。
2.RESET(复位):输入/常开。用一个30-100ms脉冲复位到初始化条件。
3.REVERSE(反向):输入/常开。有效时主轴反转(CCW)。
4.START(启动):输入/常开。用一个30-100ms脉冲启动拧紧循环。
5.BYPASS(旁路):输入/常开。旁路轴单元。
6.SYNC COM(同步公共端):同步信号公共端。
7.SYNC COM(同步公共端):同步信号公共端。
8.SYNC(同步):输入/输出。同步信号,5VDCTTL电平。
9.WORK SELECT3(工件选择3):即编码位3,输入/常开。这组信号用二进制码选择16组不同的预置值。编码0000-1111(0:OFF/1:ON)分别对应参数组1-16。
10. IN COMMON(输入公共端):输入信号公共端,连接到+12-+24VDC。
11. SELF CHECK DISABLE(自检失效):输入/常开。自检功能失效。
12. BANK SELECT1(波段选择1):输入/常开。这组数据用二进制码来选择数据DATA0-7的波段。
13. BANK SELECT0(波段选择0):输入/常开。这组数据用二进制码来选择数据DATA0-7的波段。
14. WORK SELECT0(工件选择0):即编码位0,输入/常开。这组信号用二进制码选择16组不同的预置值。编码0000-1111(0:OFF/1:ON)分别对应参数组1-16。
15. WORK SELECT1(工件选择1):即编码位1,同上。
16. WORK SELECT2(工件选择2):即编码位2,同上。
17. OUT COMMON(输出公共端):输出信号公共端,连接到0V。
18. OUT DATA7(输出数据7):选自四个不同数据波段的波段数据,数据包含了轴状态信息。
19. OUT DATA6(输出数据6):同上。
20. OUT DATA5(输出数据5):同上。
21. OUT DATA4(输出数据4):同上。
22. OUT DATA3(输出数据3):同上。
23. OUT DATA2(输出数据2):同上。
24. OUT DATA1(输出数据1):同上。
25. OUT DATA0(输出数据0):同上。
B.轴输出信号(四个波段):
12、13针脚不同组合(波段)情况下,数据位的含义:
三. 常规操作与监视
(一)模式切换:
用MODE键,显示模式可以在实时显示、拧紧结果显示、参数显示之间切换。此时,D-NO行依次显示_1、01、1,以区别显示模式。
显示器共上下两行。第一行为数据DATA,第二行左侧为参数PRAM,右侧为数据号D-NO。
(二)实时显示模式:
详细内容可以用上下箭头滚动显示。
D-NO显示数据号。
0:当前扭矩显示。
1:线电压显示。
2:上一工件峰值扭矩显示。
3:实时角度显示。
(三)拧紧结果显示模式:
详细内容可以用上下箭头滚动显示。
D-NO显示数据号。
-0:峰值扭矩。
-1:最终角度。
-2:第一扭矩斜率。
-3:最终扭矩斜率。
-4:第一步拧紧时间。
-5:最后一步拧紧时间。
-6:拧紧循环时间。
-7:拧紧模式号码。
=0:拧紧方法号码。
=1:拧紧步序号。
=2:监视(不用)。
=3:自检。ON:有效。OFF:失效。
=4:拆除标志。ON:拆除。OFF:不拆除。
=5:拧紧停止原因:
0:复位、反转、无数据后停止。
1:异常。
2:旁路。
3:急停。
4:拧紧合格。
5:拧紧不合格。
≡0:第一扭矩斜率扭矩增量。
≡1:第二扭矩斜率扭矩增量。
≡2:第一步最终扭矩。
≡3:第一步峰值扭矩。
≡4:最终扭矩。
≡5:峰值扭矩角度。
(四)参数显示模式:
详细内容可以用上下箭头滚动显示。
在参数显示下,显示第一行为数据,第二行为数据两位号D-NO。
注意每个数据号又可能有0-16号参数。
具体参数内容见第四、五部分。
(五)状态显示模式:
当发生异常或停止时,状态显示可以给出具体状态。
1.停止时,显示:STOP。
2.异常时,数据(DATA)行显示Abn,参数(PRAM)区显示报警代码(下图为A3),数据号(D-NO)区显示维修代码(下图为0)。
四. 参数表
(一)拧紧控制和判断
1.拧紧模式:单步、双步。
2.标定扭矩:即工具标定设定。
3.扭矩下限:最终拧紧扭矩的判断下限。
4.扭矩上限:最终拧紧扭矩的判断上限。
5.标准扭矩:目标扭矩。
6.第一步扭矩:第一斜率标定终点。
7.缓冲扭矩:角度测量的扭矩起点。
8.阈值扭矩:第一扭矩斜率标定的起点。
9.交叉扭矩:第二扭矩斜率标定的起点。
10. 角度下限:最终拧紧角度判断的角度下限。
11. 角度上限:最终拧紧角度判断的角度上限。
12. 第一步扭矩斜率上限:第一步扭矩斜率判断上限。
13. 第一步扭矩斜率下限:第一步扭矩斜率判断下限。
14. 第二步扭矩斜率上限:第二步扭矩斜率判断上限。
15. 第二步扭矩斜率下限:第二步扭矩斜率判断下限。
16. 第一时间极限:第一步拧紧时间极限。
17. 最终时间极限:最后一步拧紧时间极限。
(二)时间和速度
1.自由运行转数:自由运行的输出轴转数。
2.自由运行速度:自由运行操作的工具速度。
3.初始时间:初始速度加速时间。
4.初始速度:初始操作输出工具速度。
5.低速速度:当时间超时,又没有达到变速扭矩时,使用此速度旋转。
6.变速扭矩:变低速保护的扭矩。
7.带扭矩速度:最终真正带上扭矩后的速度。
8.反转速度:即拆卸螺栓速度。
(三)拧紧结果
拧紧后,可以得到如下结果数据:
1.峰值扭矩:拧紧期间传感器的最大扭矩。
2.最终角度:缓冲扭矩和最终扭矩的间隔角度。
3.最终扭矩:最终拧紧点的扭矩。
4.第一扭矩斜率。
5.第二扭矩斜率。
6.第一时间:从起点到变速扭矩的时间。
7.最终时间:变速扭矩到最终拧紧点的时间。
五. 参数输入操作
操作过程如下:
1.把对应轴控制器的RUN/BYPASS开关拨到BYPASS侧,系统进入参数编辑模式。
2.用MODE键切换数据号及参数号数位位置。16个参数分别对应16个程序,我们一般使用各数据号的参数1。
3.用上下箭头增减数据号、参数号,第一行显示具体参数值。
4.选定要修改的参数后,用SET把光标切换到第一行参数值显示。
5.用MODE键选择参数数位。
6.用上下箭头增减数据。
7.SET确认。
8.把RUN/BYPASS开关拨回RUN侧。
9.依次按MODE键恢复拧紧结果显示。
在参数显示下,显示第一行为数据,第二行为两位数据号D-NO(右)及两位参数号(左)。
注意每个数据号又可能有0-16号参数。具体参数内容见参数表。
项目 | 参数号 | 数据号 | 数据名称 |
系统 | 0 | 00 | 扭矩单位。0:cm,1:Kgm,2:Kgcm,3:Ftlbs, |
0 | 01 | 软件版本。 | |
0 | 02 | 放大器版本。 | |
刀具号 | 0 | 10 | 连接工具类型。 |
0 | 11 | 工具标定扭矩。 | |
0 | 12到1A | DDK超级版本数据。 | |
刀具型号 | 0 | 20 | 工具型号参数。 |
扭矩 | 1到16 | 00 | 拧紧模式号码:0010:1步,0020:2步。 |
1到16 | 01 | 拧紧方法。 | |
1到16 | 02 | 拧紧步数。 | |
1到16 | 10 | 标定扭矩。 | |
1到16 | 11 | 扭矩下限。 | |
1到16 | 12 | 扭矩上限。 | |
1到16 | 13 | 标准扭矩。 | |
1到16 | 14 | 变速扭矩。 | |
1到16 | 15 | 第一步扭矩。 | |
1到16 | 16 | 缓冲扭矩。 | |
1到16 | 17 | 阈值扭矩。 | |
1到16 | 18 | 交叉扭矩。 | |
角度 | 1到16 | 20 | 角度下限。 |
1到16 | 21 | 角度上限。 | |
扭矩斜率 | 1到16 | 30 | 第一扭矩斜率下限。 |
1到16 | 31 | 第一扭矩斜率上限。 | |
1到16 | 32 | 第二扭矩斜率下限。 | |
1到16 | 33 | 第二扭矩斜率上限。 | |
时间 | 1到16 | 40 | 初始速度时间。 |
1到16 | 41 | 第一步时间极限。 | |
1到16 | 42 | 第二步时间极限。 | |
速度 | 1到16 | 50 | 初始操作速度。 |
1到16 | 51 | 自由运行操作速度。 | |
1到16 | 52 | 低速操作速度。 | |
1到16 | 53 | 带扭矩操作速度。 | |
1到16 | 54 | 反转操作速度。 | |
转数 | 1到16 | 60 | 自由运行转数。 |
六. 故障代码与维修
(一)异常代码:
A1:扭矩传感器故障。
A2:过扭矩。
A3:工具EEPROM故障。
A4:系统存储器故障。
A5:伺服放大器应用故障。
A6:伺服类型不匹配。
A7:电源系统故障。
A8:伺服放大器故障。
A9:参数错误。
(二)维修代码与故障维护:
对应各异常代码An的维修代码含义如下:
A1:扭矩传感器故障。
0:上电时检测到零点电位漂移。
1:上电时检测到标定电位漂移。
2:拧紧循环开始发生零点异常(自检失效时)。
3:拧紧循环开始发生标定电位异常。
4:存在零点错误时试图启动拧紧。
5:发生标定错误时试图启动拧紧。
6:拧紧循环开始发生零点异常(自检有效时)。
A2:过扭矩。
0:检测到过扭矩信号。
A3:工具EEPROM故障。
0:EEPOM数据不能正确读出。
1:实际工具类型与参数不匹配。
2:发出启动信号时,工具尚未连接。
3:工具未连接。
A4:系统存储器故障。
0:系统FLASH ROM写错误。
1:系统FLASH ROM读错误。
2:伺服FLASH ROM错误。
A5:伺服放大器应用故障。
0:发出启动、反转信号时,角度没有响应。
A6:伺服类型不匹配。
0:电机和伺服类型不匹配。检查参数等。
A7:电源系统故障。
0:内部电源故障。
A8:伺服放大器故障。
1:过热。
4:过流。
5:过压。
6:输入电压异常。
9:超速。
10:过载。
11:旋转变压器电缆连接错误。
A9:参数错误。
0:速度设置值丢失。
1:一些拧紧必须的设置可能被置零。
2:选择了空参数。
3:反转速度为0。
4:带扭矩速度为0。
5:扭矩设置丢失。
6:角度设置丢失。
7:反转扭矩超过1.5倍满量程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