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分析 > 正文内容

几种 TCP 连接中出现 RST 的情况

ruisui883个月前 (01-15)技术分析51

现在是一个网络时代了。应该不少程序员在编程中需要考虑多机、局域网、广域网的各种问题。所以网络知识也是避免不了学习的。而且笔者一直觉得 TCP/IP 网络知识在一个程序员知识体系中必需占有一席之地的。

在 TCP 协议中 RST 表示复位,用来异常的关闭连接,在 TCP 的设计中它是不可或缺的。发送 RST 包关闭连接时,不必等缓冲区的包都发出去,直接就丢弃缓存区的包发送 RST 包。而接收端收到 RST 包后,也不必发送 ACK 包来确认。

其实在网络编程过程中,各种 RST 错误其实是比较难排查和找到原因的。下面我列出几种会出现 RST 的情况。

1 端口未打开

服务器程序端口未打开而客户端来连接。这种情况是最为常见和好理解的一种了。去 telnet 一个未打开的 TCP 的端口可能会出现这种错误。这个和操作系统的实现有关。在某些情况下,操作系统也会完全不理会这些发到未打开端口请求。

比如在下面这种情况下,主机 241 向主机 114 发送一个 SYN 请求,表示想要连接主机 114 的 40000 端口,但是主机 114 上根本没有打开 40000 这个端口,于是就向主机 241 发送了一个 RST。这种情况很常见。特别是服务器程序 core dump 之后重启之前连续出现 RST 的情况会经常发生。

当然在某些操作系统的主机上,未必是这样的表现。比如向一台 WINDOWS7 的主机发送一个连接不存在的端口的请求,这台主机就不会回应。

2 请求超时

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情况:一个客户端连接服务器,connect 返回 - 1 并且 error=EINPROGRESS。 直接 telnet 发现网络连接没有问题。ping 没有出现丢包。用抓包工具查看,客户端是在收到服务器发出的 SYN 之后就莫名其妙的发送了 RST。

比如像下面这样:

有 89、27 两台主机。主机 89 向主机 27 发送了一个 SYN,表示希望连接 8888 端口,主机 27 回应了主机 89 一个 SYN 表示可以连接。但是主机 27 却很不友好,莫名其妙的发送了一个 RST 表示我不想连接你了。

后来经过排查发现,在主机 89 上的程序在建立了 socket 之后,用 setsockopt 的 SO_RCVTIMEO 选项设置了 recv 的超时时间为 100ms。而我们看上面的抓包结果表示,从主机 89 发出 SYN 到接收 SYN 的时间多达 110ms。(从 15:01:27.799961 到 15:01:27.961886, 小数点之后的单位是微秒)。因此主机 89 上的程序认为接收超时,所以发送了 RST 拒绝进一步发送数据。

3 提前关闭

关于 TCP,我想我们在教科书里都读到过一句话,'TCP 是一种可靠的连接 '。 而这可靠有这样一种含义,那就是操作系统接收到的来自 TCP 连接中的每一个字节,我都会让应用程序接收到。如果应用程序不接收怎么办?你猜对了,RST。

看两段程序:

//server.c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listen_fd, real_fd;  
    struct sockaddr_in listen_addr, client_addr;  
    socklen_t len = sizeof(struct sockaddr_in);  
    listen_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if(listen_fd == -1)  
    {  
        perror("socket failed   ");  
        return -1;  
    }  
    bzero(&listen_addr,sizeof(listen_addr));  
    listen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listen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listen_addr.sin_port = htons(SERV_PORT);  
    bind(listen_fd,(struct sockaddr *)&listen_addr, len);  
    listen(listen_fd, WAIT_COUNT);  
    while(1)  
    {  
        real_fd = accept(listen_fd, (struct sockaddr*)&client_addr, &len);  
        if(real_fd == -1)  
        {  
            perror("accpet fail  ");  
            return -1;  
        }  
        if(fork() == 0)  
        {  
            close(listen_fd);  
            char pcContent[4096];
            read(real_fd,pcContent,4096);
            close(real_fd);  
            exit(0);              
        }  
        close(real_fd);  
    }     
    return 0;  
}

这一段是 server 的最简单的代码。逻辑很简单,监听一个 TCP 端口然后当有客户端来连接的时候 fork 一个子进程来处理。注意看的是这一段 fork 里面的处理:

char pcContent[4096];
read(real_fd,pcContent,4096);
close(real_fd);

每次只是读 socket 的前 4096 个字节,然后就关闭掉连接。

然后再看一下 client 的代码:

//client.c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end_sk;  
    struct sockaddr_in s_addr;  
    socklen_t len = sizeof(s_addr);  
    send_sk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if(send_sk == -1)  
    {  
        perror("socket failed  ");  
        return -1;  
    }  
    bzero(&s_addr, sizeof(s_addr));  
    s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inet_pton(AF_INET,SER_IP,&s_addr.sin_addr);  
    s_addr.sin_port = htons(SER_PORT);  
    if(connect(send_sk,(struct sockaddr*)&s_addr,len) == -1)  
    {  
        perror("connect fail  ");  
        return -1;  
    }  
    char pcContent[5000]={0};
    write(send_sk,pcContent,5000);
    sleep(1);
    close(send_sk);
}

这段代码更简单,就是打开一个 socket 然后连接一个服务器并发送 5000 个字节。刚才我们看服务器的代码,每次只接收 4096 个字节,那么就是说客户端发送的剩下的 4 个字节服务端的应用程序没有接收到,服务器端的 socket 就被关闭掉,这种情况下会发生什么状况呢,还是抓包看一看。

前三行就是 TCP 的 3 次握手,从第四行开始看,客户端的 49660 端口向服务器的 9877 端口发送了 5000 个字节的数据,然后服务器端发送了一个 ACK 进行了确认,紧接着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了一个 RST 断开了连接。和我们的预期一致。

相关视频推荐

tcp/ip accept,11个状态,细枝末节的秘密,还有哪些你不知道?

100行代码实现tcp/ip协议栈,自行准备好Linux系统

学习地址:C/C++Linux服务器开发/后台架构师【零声教育】-学习视频教程-腾讯课堂

需要C/C++ Linux服务器架构师学习资料加qun812855908获取(资料包括C/C++,Linux,golang技术,Nginx,ZeroMQ,MySQL,Redis,fastdfs,MongoDB,ZK,流媒体,CDN,P2P,K8S,Docker,TCP/IP,协程,DPDK,ffmpeg等),免费分享


4 在一个已关闭的 socket 上收到数据

如果某个 socket 已经关闭,但依然收到数据也会产生 RST。

代码如下:

客户端: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end_sk;  
    struct sockaddr_in s_addr;  
    socklen_t len = sizeof(s_addr);  
    send_sk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if(send_sk == -1)  
    {  
        perror("socket failed  ");  
        return -1;  
    }  
    bzero(&s_addr, sizeof(s_addr));  
    s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inet_pton(AF_INET,SER_IP,&s_addr.sin_addr);  
    s_addr.sin_port = htons(SER_PORT);  
    if(connect(send_sk,(struct sockaddr*)&s_addr,len) == -1)  
    {  
        perror("connect fail  ");  
        return -1;  
    }  
    char pcContent[4096]={0};
    write(send_sk,pcContent,4096);
    sleep(1);
    write(send_sk,pcContent,4096);
    close(send_sk);
} 

服务端: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listen_fd, real_fd;  
    struct sockaddr_in listen_addr, client_addr;  
    socklen_t len = sizeof(struct sockaddr_in);  
    listen_fd = socket(AF_INET, SOCK_STREAM, 0);  
    if(listen_fd == -1)  
    {  
        perror("socket failed   ");  
        return -1;  
    }  
    bzero(&listen_addr,sizeof(listen_addr));  
    listen_addr.sin_family = AF_INET;  
    listen_addr.sin_addr.s_addr = htonl(INADDR_ANY);  
    listen_addr.sin_port = htons(SERV_PORT);  
    bind(listen_fd,(struct sockaddr *)&listen_addr, len);  
    listen(listen_fd, WAIT_COUNT);  
    while(1)  
    {  
        real_fd = accept(listen_fd, (struct sockaddr*)&client_addr, &len);  
        if(real_fd == -1)  
        {  
            perror("accpet fail  ");  
            return -1;  
        }  
        if(fork() == 0)  
        {  
            close(listen_fd);  
            char pcContent[4096];
            read(real_fd,pcContent,4096);
            close(real_fd);  
            exit(0);              
        }  
        close(real_fd);  
    }     
    return 0;  
} 

客户端在服务端已经关闭掉 socket 之后,仍然在发送数据。这时服务端会产生 RST。

总结

总结,本文讲了几种 TCP 连接中出现 RST 的情况。实际上肯定还有无数种的 RST 发生,我以后会慢慢收集把更多的例子加入这篇文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ruisui88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ruisui88.com/post/292.html

标签: .rst
分享给朋友:

“几种 TCP 连接中出现 RST 的情况” 的相关文章

10分钟搞定gitlab-ci自动化部署

gitlab-ci 是持续集成工具/自动化部署工具,类似 jenkins。持续集成 是将代码集成到共享存储库并尽可能早地自动构建/测试每个更改的实践 - 通常一天几次。概述在编码完成时都会进行打包发布过程,如果每次都手动操作这一步骤就会浪费时间,效率低下。所以就有了持续集成。准备事项请提前安装以下软...

祸害阿里云宕机3小时的IO HANG究竟是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号“CSDN”(ID:CSDNnews),作者 | 王知无, 责编| 郭 芮。2019年3月3日凌晨,微博炸锅,有网友反映说阿里云疑似出现宕机,华北很多互联网公司受到暴击伤害,APP、网站全部瘫痪,我自己的朋友圈和微信群里也有好友反馈,刚刚从被窝被叫起来去修Bug,结果发现服务器登不上...

BuildKit 镜像构建工具

#暑期创作大赛#快速开始 对于 Kubernetes 部署,请参阅examples/kubernetes。BuildKit 由buildkitd守护进程和buildctl客户端组成。虽然buildctl客户端可用于 Linux、macOS 和 Windows,但buildkitd守护程序目前仅适用于...

30 个纯 HTML5 实现的游戏

浏览器和 JavaScript 的功能逐年不断的变强变大。曾几何时,任何类型的游戏都需要Flash。但随着 HTML5 发展,HTML5 + WebGL 游戏式就慢慢占领着这个舞台。以下是30款流行的游戏,它们可以在所有现代浏览器中运行,并且只使用web技术构建。1. HexGL地址:http://...

Gemini应用在Android上广泛推出2.0闪电模式切换器

#头条精品计划# 快速导读谷歌(搜索)应用的测试频道在安卓设备的双子应用中推出了2.0闪电实验功能,现已向稳定用户开放。双子应用通过谷歌应用运行,目前推出的15.50版本中,用户可通过模型选择器体验不同选项,包括1.5专业版、1.5闪电版和2.0闪电实验版。2.0闪电实验模型提供了更快的响应速度和优...

一文让你彻底搞懂 vue-Router

路由是网络工程里面的专业术语,就是通过互联把信息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的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对应关系。分为前端路由和后端路由。后端路由:URL 的请求地址与服务器上的资源对应,根据不同的请求地址返回不同的资源。前端路由:在单页面应用中,根据用户触发的事件,改变URL在不刷新页面的前提下,改变显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