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动了吗?佳能超规格镜头 RF 24-105mm F2.8深度测评
如果要你选一支用作多题材创作的挂机镜头,那我相信很多人会选择24-105mm这个焦段的镜头。
作为一支可以实现从广角到长焦的变焦镜头,24-105mm有着丰富的焦段选择。只是基于镜头体积以及光学结构上的限制,此前的24-105mm镜头只能恒定在F4的光圈。
而佳能打破了这一限制,将实用焦段和恒定光圈完美平衡,全新推出了这款的RF 24-105mm F2.8 L IS USM(以下简称24-105mm F2.8)镜头,它的表现如何呢?
外观设计
这支24-105mm F2.8采用了内变焦设计,镜身长度来到了近20cm,重量更是达到了1330克,加上脚架底座,整体重量来到了1430克,拿起来非常扎实,但是由于镜身长度够长,单手抓握起来有比较好的握持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不好拿。
这支镜头在镜身上配置了4个功能环,从前往后分别是自定义控制环、对焦环、变焦环以及光圈环,这也是佳能首款加入光圈环的镜头,果然大厂间的经验吸取总是相互的,并且光圈环采用了无级光圈的设计,这很明显是为了视频创作而设计的。
在镜身尾部有四个功能按键,从上往下分别是对焦范围选择器开关、对焦模式开关、影像稳定器开关以及影像稳定器模式选择开关。按键旁边则是一个可拆除的镜头支架,但镜身上的支架环是不能拆卸的。
在镜身右侧,有一块金属触点以及两个螺丝接口,这是为了安装外置的电动变焦器而设计的,这也更加印证了这支镜头对于视频创作的支持。
RF 24-105mm F2.8搭配电动变焦适配器PZ-E2B(图片来源:佳能官网)
整支镜头采用了18组23片的镜头结构设计,包括3片非球面镜片和4片UD镜片,可以补偿球面像差、色像差等,从画面中心到边缘都能得到高画质。并且内部镜片采用了ASC镀膜,可有效抑制眩光和鬼影。
镜头的滤镜尺寸为82mm,前端镜片采用了不易附着灰尘与污渍的防污氟镀膜,能够使用用干布轻松擦除镜头上的油污,在紧急的拍摄中,可以省心不少。前组镜片在灯光下,呈现出黄绿色泽,内部通透。
镜头的后镜组镜片非常靠近卡口位置,这也是佳能微单镜头的一贯设计了,短法兰距可以使相机的后对焦距离更短,提升镜头光学设计的灵活性,使得画面边缘同样具有高画质。卡口位置采用了4颗螺丝进行固定,周围也带有橡胶圈,封闭性和牢靠性不用多说。
理论测试
以下测试结果,均使用这支镜头搭配佳能R6测得。
001 分辨率测试
在分辨率测试中,我们分别在这支镜头的24mm、70mm以及105mm三个焦段下进行了测试,拍摄分辨率标版并截取中心和边角画质进行对比、
在24mm焦段下,其中心画质在最大光圈F2.8时就已经非常扎实了,扎实的画质一直持续到F16;直到F22时,中心画质才稍微软化了一点点。
其边角画质在F2.8时稍软,缩小一档光圈至F4,画质有很大程度提升,基本上已达到最佳画质;一直持续到F16时,边角画质才开始有所软化;F22时,边角画质继续软化。
在70mm焦段下,这支镜头在F2.8时,中心画质稍软;到F4时,中心画质基本达到最佳,一直持续到F16都能保持足够扎实的中心画质,F22时,中心画质也只出现了非常轻微的软化。
其边角画质在F2.8时稍软;到F4时,边角画质有所提升;F5.6时,边角画质达到最佳,一直持续到F22时,边角画质才稍有软化。
在105mm焦段下,其中心画质和70mm端几乎一致。
边角画质会比前两个焦段稍逊色一点;到F8时,边角画质才到最佳;F16时,边角画质开始衰减。
总的来看,这支24-105mm F2.8的分辨率表现十分优秀,这完全符合佳能对于“L”系列镜头的定位,这也使得这支镜头在画质方面,是可以取代像24-70mm F2.8这样的传统镜头的。
002 虚化测试
这支镜头在三个焦段下,最大光圈时,画面中心都出现了比较圆润的光斑,而边缘也均出现了比较明显口径蚀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这支镜头的星芒效果并不是很突出,三个焦段下,基本上到F11时,才开始出现星芒。但从整支镜头的体积控制上来看,这样的虚化效果还是可以接受的。
003 暗角测试
我们在关闭机身内的“周边光亮校正”后,测试了这支镜头在三个焦段下的暗角表现。24mm端下,这支镜头在最大光圈F2.8时,暗角较为明显,直到F8时,暗角才基本消失。
70mm端下,F2.8时的暗角也较为明显,到F5.6时,暗角基本消失。
105mm端下,F2.8时的暗角可见,到F4时,暗角基本消失。
作为一支变焦镜头,镜身内部的镜片移动会对暗角产生很大影响,但可以开启机身内的矫正功能,暗角情况会有很大程度缓解,当然暗角的多少也只是个人的主观选择。
004 畸变测试
同样我们分别在24mm、70mm以及105mm下进行了畸变测试,但需要注意的是,这支镜头搭配上EOS R6,在拍摄照片时,相机是无法手动关闭机内矫正功能的,因此以下的畸变测试结果仅供参考,实际畸变效果视实际情况而定。
可以看到,在24mm端,出现了可见的枕型畸变;而在70mm和105mm端,基本上都能保持比较平直的画面输出;当然这是在机内矫正后的图片,仅供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将这支镜头安装到RED KOMODO或者是RED RAPTOR上时,由于机身没有对应的矫正功能,实际的拍摄效果会和以下测试结果有较大的差别。
24mm
70mm
105mm
005 呼吸效应测试
我们在关闭了机身的呼吸效应补偿功能后,测试了三个焦段下的呼吸效应。
可以看到在24mm焦段时,这支镜头的呼吸效应还是很明显的;在70mm和105mm焦段下,其呼吸效应十分轻微,基本上可以判定为没有呼吸效应。
总的看来,这支镜头在视频创作时,广角端下需要注意呼吸效应带来的视角变化;长焦端时基本上不用过度担心出现呼吸效应。
24mm
70mm
105mm
006 色散测试
在关闭机身内的色差校正功能后,我们发现这支镜头的倍率色散比较明显,各焦段下到F8时仍存在倍率色散,这可能是为了控制体积和镜片结构,所带来的光学副作用。
因此我们打开了机身的色差校正功能进行了测试,最终测试结果在三个焦段,各档光圈下基本上不会出现可见的倍率色散和轴向色散,因此在实际使用中更加建议打开机身内的色差校正功能后进行拍摄。
24mm
70mm
105mm
007 自动对焦测试测试
这支镜头采用了双NANO USM超声波马达来驱动自动对焦,配合上佳能机身的高效自动对焦系统,能够实现非常好的对焦。我们在105mm端、F2.8光圈下进行了测试。
在人物行走以及奔跑两种状态下,只要机身识别到人物主体,对焦框出现在拍摄主体眼睛上,基本上都能够锁定住焦点,并持续跟焦,期间也没有出现焦点抽搐以及脱焦的情况。
即使在人物主体前方出现别的人物主体,只要在锁住焦点的情况下,基本上能够持续跟定人物主体。
行走状态
奔跑状态
008 眩光鬼影测试
在面对直射光源时,这支镜头会出现会产生一些不太影响画面观感的眩光和轻微连成线的鬼影,没有杂乱影响画面的鬼影产生;当直射光源在镜头正面时,眩光会更为明显,会出现降低反差的情况,但同时我们可以利用眩光制造一些带风格化的画面。
70mm F2.8下拍摄
009 镜头防抖测试
这支镜头内置了5.5级的防抖补偿效果,搭配上具有防抖效果的机身时,能够最高支持8级协同防抖。在镜身上有三个防抖模式开关,分别对应了三种拍摄场景;模式一:拍摄静止被摄体,模式二:拍摄移动被摄体或追随拍摄,模式三:拍摄不规则运动被摄体。
我们手持相机,在1/20秒的快门速度下打开防抖以及关闭防抖,并将镜头焦段固定在105mm端,光圈F2.8,拍摄细节丰富的电路板。
在不开防抖的的情况下,放大画面查看细节,电路板的细节已经完全糊了;
手持105mm端 1/20秒 防抖关
打开防抖开关并选择防抖模式一进行拍摄,放大画面查看细节,电路板依旧清晰锐利。可见这支镜头搭配上自家机身,防抖效果还是不错的,对于手持拍摄视频也能提供很好的稳定性。
手持105mm端 1/20秒 防抖开(模式一)
010 色彩倾向测试
这支镜头搭配的是佳能EOS R6,拍摄徳塔色卡,可以看到,黑色和白色均未出现偏色,其余色块也未出现偏色的情况,每块色块的饱和度以及对比度和肉眼所见几乎一致,这支镜头在创作中基本上能够还原拍摄物体的真实色彩。
实拍体验
在无反微单持续追求轻量化和小体积的趋势之下,佳能这颗24-105mm F2.8却选择了逆流而上,内变焦的设计增加了镜身长度和镜身重量,但这也满足了更多职业摄影师所关注的防尘、防滴溅;搭配上从广角到长焦的焦段变化,这支镜头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拍摄场景。
画质方面,这支镜头在各焦段下的中心画质都有非常不错的表现,尤其是在F2.8时,这支镜头便能够提供足够锐利的中心画质。下图中心放大能够非常清晰的看到树叶脉络,以及肉眼无法直接观测到的蜘蛛网。
200%放大
此外,恒定F2.8的光圈,能够在实现更浅的景深同时,带来更多的进光量;在实际拍摄场景中,可以更加轻松拍摄动态物体,或是在夜晚环境中获得足够安全的快门速度。
这支镜头也提供了5级的光学防抖,搭配上带防抖功能的主机时,能够提供非常好的防抖效果。我们手持相机,在105mm端时进行拍摄,夜晚环境下,快门速度更是来到了1/4秒,但拍摄主体依然足够锐利,没有出现糊化的情况,足以见得这支镜头的防抖能力之强悍。
对焦方面,这支镜头搭配上佳能自家的主机,能够提供非常优秀的对焦,尤其是在有明显的拍摄主体时,这套拍摄系统的对焦可以说是非常优秀,再搭配上机身和镜头的光学防抖,手持拍摄移动状态下的动物都能够轻松实现。
这支镜头虽然体积比较大,但还是可以上到稳定器上的,我们使用这支镜头搭配上EOS R6主机,是能够在大疆RS3 Pro上实现稳定调平的,只是这重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驾驭的,多举一会儿手酸是必然的。
此外,这支镜头上的无级光圈环设计,为视频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能够更加丝滑的进行光圈的调整;再搭配上电动变焦,使得这支镜头能够胜任体育拍摄、新闻摄影等多种题材的拍摄。
综述
总的来看,佳能这支24-105mm F2.8是一支专为职业摄影师开发的镜头,在提供丰富焦段选择的同时,恒定F2.8的光圈、内变焦的封闭式设计、无级光圈环以及外置电动变焦器的设计,能够为影像工作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性,提高创作效率。
优点:
1、丰富的焦段选择
2、大光圈、浅景深
3、全天候防护设计
缺点:
1、体积和重量不占优
● 图片样片 | SAMPLE IMAGE